图文穿插可以分为:规则型与不规则型两种。
1. 规则型

报纸我们都知道,它是用来承载大量信息与图片素材的一个载体,它就是一个很好的规则型的例子。

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早期报纸的编排方式。将不同的文字组安排在划分好的区域内,然后用框或是用线来区分文字组。这是属于有规则的图文穿插形式,讲究的是秩序美。
2. 不规则型

不规则型的图文穿插,跟规则型比起来更为灵活多变。不过难点在于,需要设计师有较强的编排功底才能驾驭。
图字叠压
排法二:图字叠压。信息量多,图片数量少时可以使用图字叠压的手法。因为是叫图字叠压,所以图既可以叠在字上,字也可以叠在图上。
1. 图叠字

首先,我们来看看图叠字的表现形式。手法非常简单,就是图片叠压在文字上方,而被叠压的文字大多都是标题或者标题的英文翻译。在实际操作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确保被压住的文字能被识别出来,也就是说叠压的幅度不能太大。

如果遇到因叠压幅度太大,导致文字无法被识别出来时,大家可以试试在图片的上方,再叠压一层描边后的文字;运用这个方法能使被压住的文字恢复一些识别性。
2. 字叠图

字叠图和图叠字一样,就是位置转换了一下而已。图叠字要注意的是文字,而字叠图要注意的就是图片了;在运用字叠图时,要记住文字不能挡住图片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比如人物类图片不能遮挡面部,因为我们的视觉习惯已经决定好了,第一眼看的就是脸,除了脸以外还有眼睛,这也是不能被遮挡的。

如果图片没有特别吸引眼球的地方,就可以不用考虑遮不遮挡的问题。像这种常见的物体类图片;可以随意叠压,因为这类图片并没有非常突出的地方。

还有当图片充当底纹用的时候,也可以随意的进行叠压。
文字叠压
最后一个排法:文字叠压。文字信息量多且无配图时,可以使用文字叠压的手法,也就是文字与文字之间进行叠压。为什么没有图片时要使用这个手法呢?因为面对空无一图的版面时,受众的阅读欲望是非常低的。这时版面中就需要有一个亮点来吸引受众的视线,而字叠字就是用来创造亮点的手段。

在使用字叠字时也分两种形式:一、文字充当底纹;二、为了保证文字的识别性而使用的正片叠底。充当底纹大家都懂,那什么是正片叠底呢?

当两组相互叠压的文字,填充了对比色或是互补色时,为了使双方的识别性都不受到影响,就会使用图层混合模式中的「正片叠底」选项。正片叠底后文字被遮挡的部分就会浮现出来,这就是正片叠底形。
高手的平面课堂!聊聊图文叠加的四种常用技法
@研习设K先生 :设计当中有很多的表现技法,有些表现技法应用起来比较复杂,并且耗费的工时也很长,有些表现手法则很轻松的就可以实现,比如说图文叠加,你也可以理解成图叠字。 这种...阅读文章 >>案例演示

文案信息包括:标题信息、标题翻译信息、作者译者信息、卖点信息、以及装饰信息等 5 大部分。下面为大家拆解一下这些信息都有哪些合理的分组逻辑。

前三个部分描述的是:书名、书名的翻译、以及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它们是可以成为一个组合的。

接下来卖点信息部分,它主要描述的就是这本书的概况,也是对书名的一个补充。总的来说所有卖点信息都和标题有关系,但关系的强弱之分我已经标明出来了,从卖点 1 到卖点 4。而在这四个卖点中与标题关系最近的就是卖点 1,也就是说能和标题单独成组的只有卖点 1,因为它最简洁有力就像广告语一样。因此,如果其它三个卖点想要和标题成组的话,那也一定要带上卖点 1,而不能脱离卖点 1 与标题单独成组。

最后就是装饰信息部分,它就是作为装饰存在的属于「有用的无用信息」,说它有用是因为它能解决一些版面中的负空间问题,比如说版面中有个地方显的很空,需要有元素来填补一下,这时就可以用上它。而说它无用是因为这类信息在版面中的字号大多偏小,读者基本都会忽略它们的存在。
案例一
图文穿插规则

我将所有的文字信息分成了 9 组,这个分组数量是属于偏多的,依据就是「存在关联的信息可以成组也可以分离」。

这是要用到的图片素材,一共有 6 个。

这本书籍的开本接近于 a4 大小,当信息量多时,页边距的宽度可以设定在:7~12mm 之间,而我这次设置的是 6mm,与参考值差了 1mm。这也是之前说过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所谓的标准数值就是一个参考。

定好版心后,首先沿着页边距的中间处,也就是 3mm 的地方拉一个矩形出来,书脊处也要,这个矩形就是用来整合那 9 个组合用的。

先将第一个标题组合编排出来,位置放在右上角。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因为当文字竖排时我们的阅读顺序是: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标题组合内部的组间距大小我参考了英文翻译的字宽。

接着在标题文字组的左侧,拉两根辅助线宽度为 6mm,然后在中间处添加一根与标题组合一样高的线条用于区分。

然后再根据标题组合的高度,将组合 2、组合 3 以及组合 4 一同编排出来,它们之间的间隔也都是 6mm,同样用线区分。到此上半部分就编排完成了。

紧接着在上方组合的底部拉两根辅助线,宽度依然是 6mm,然后添加一根线用于区分。之后将组合 5 编排出来整个横跨版面,它的作用就是分割上下空间。

继续添加一根线条用于区分,然后根据上半部分组合的结构,将下半部分的组合编排出来。编排完成后版面中还留有一块空白区域,这块空白区域的作用,就是为了再放置一组与标题组合做呼应的信息。

这组信息我选择了重复标题的英文翻译以及作者的英文名。因为是和标题组合做呼应用的,所以多少要和标题挂钩。同时为了削弱重复内容的印象,我故意换了字体,将之前的衬线体换成了无衬线。组合呼应上之后呢,色彩也要呼应上。挑选些重要的信息填充上与素材相同的色彩就可以。

在下半部分的组合中间添加好线条用于区分,方式与之前一样。最后将书脊编排出来第一个案例也就完成了。

情非得已
3个平面设计技巧学会动态字体海报2020-07-09
如何设计出优秀的文字类海报排版2020-04-02
7个有效提升传达率折页设计技巧2020-03-19
设计师如何解决作品视觉缺少层次感2020-03-14
详细解析平面设计中元素的使用技巧2020-03-13
设计师必须要学习的平面设计配色技巧2020-03-11
解析设计师常用的6大构图方法2020-03-11
3个帮你快速掌握字体搭配思路2020-03-10
设计师如何设计出中国风主题LOGO2019-10-21
详解如何让板式海报设计变得简单2019-10-21
4个配色技巧帮助您解决色彩问题2021-03-10
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平面设计技巧2021-03-10
详细解析插画类海报的绘制思路和方法2021-03-09
详细解析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色彩知识2021-03-09
设计师必须要学习的高级配色技法2021-03-10
设计师必须要学习的几个排版小技巧2021-03-10
详细解析UI设计中终极配色宝典2021-03-11
详解如何把产品和背景融合到一起2021-03-11
浅谈设计师必看的图标和ICON设计指南
相关文章3642020-09-26
实例解析如何设计点击量高的Banner
相关文章3142020-03-18
详细解析板式设计中的对比原则
相关文章4352020-03-14
3个设计方法快速提高版面的活跃度
相关文章2222020-03-11
9个非常实用的排版设计小技巧
相关文章3202020-03-11
详细解析板式设计的基本设计流程
相关文章5112018-11-25
详细解析板式设计中的点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章2972018-10-07
详细解析板式设计中的面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章4802018-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