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常见的人像主流作品大多以长焦段浅景深去拍摄人物的半身、全身,以及大头照,背景完全模糊。在镜头上也追求“钱景深=浅景深”的器材竞赛,照片的画质越柔美细腻,代表人像摄影水平越高。后来慢慢开始会去搭配一些景,一些类似有漂亮花卉的公园、人工建筑的观光景点等,比如官邸或博物馆这样的场景都是专业人像摄影爱好者喜欢前往拍摄的地点。渐渐的,外拍战场开始移转到一些废墟、市场、田野、海边等更自然的场景中,大家也更注意利用场地的光景氛围来搭配引导,而不只是单单停留在人物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我很喜欢在画面中营造图腾感。除人物之外,其他空间可用一些绚丽的图腾来装饰。在户外拍摄人像时,可利用很多随机的元素来丰富画面。上面这张图中,人物后方的这棵树本身是什么也许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我画面中的一个重要装饰,因为它的造型有能力成为一个完美的图腾。这个元素的存在对我来说,对这个画面来说,就有相当的意义。
一条再平凡不过的山路,很少人会在开车上山或下山的过程中停在山路旁,坐在马路中间拍照。画面的背景元素是树,而且是山边非常不起眼的树丛,但多了阳光从叶缝中透射出来。我利用浅景深进行拍摄,让树枝和光线幻化成一个个小光晕。这时的树丛对我来说,对这幅画面来说,已经不是它们原本的形象,而是转化为一种图腾,起到了一种人物以外的装饰作用。
同样的道理也可运用在各种拍摄中。拍摄这个婚礼宴会厅后方墙面上装饰的霓虹灯时,景深造就了绿色的圆点光晕,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就像画了一幅画以后,再用萤光彩漆笔点上装饰来丰富画面。整个场景呈暖暗色调,配上亮绿色的点缀,十分抢眼、十分好看。大光圈的镜头要怎么用?景深要用在哪里?我想这个范例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我们在选景时,维持画面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配色的协调、元素的协调和造型的协调。从这张照片的角度看,我会觉得它很美,因为所有的对象搭配得当,这样的桌子就是要配那样的椅子,这样的墙壁就是要配这样的桌椅,不管颜色、造型,都不会有任何一个对象显得突兀或不搭调。如果后方的墙壁上正好挂了一个Hello Kitty造型的粉色卡通时钟,或是多出一条艳红色扫把斜靠在角落中,都会使得整个画面显得不协调。如果我没有办法去改变它们,就会放弃从这个角度拍摄
我利用斑驳的质感和树影使这面墙跃动起来,提升了美感。怎么才能知道所选的是不是好景?我们在审视一张外拍照片时,可以试着假设把人去除,只留下景,那么是否还能够得到有力量的画面,或是具有美感的照片呢?照片还有没有可看性?
比如这张作品,如果把人去掉,那么拍摄的就是墙面、光线和树影,把人加进去,只是更加丰富了这个画面。反之,如果你的照片除了人像之外毫无特色,那么这张照片在拍摄时可能就没有选好角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起码是一种审视的方法。